于酒道我是七竅通了六竅,還有一竅沒通。中國是釀酒飲酒最早的國家之一,距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。都說中國的酒文化博大精深,對此我不敢茍同。至于飲酒后的狀態(tài),自然與人格互為牽連。愛默生說:品格是一種內(nèi)在的力量,它的存在能直接發(fā)揮作用,而無需借助任何手段。好人品是酒桌上的金子,閃閃發(fā)光,輝映他人,閃亮自己。
酒品即人品,有人平時膽小謹微,酒后卻高談闊論,咄咄逼人;有人平時道貌岸然,儼然一副君子品相,酒后卻丑態(tài)百出,不堪入目。
更有不少文人雅士、書畫大家在酒后達到創(chuàng)作高峰。酒是開啟文人文學創(chuàng)作心扉的鑰匙。天下第一行書《蘭亭集序》就是王羲之在微酣之時一揮而就。“李白斗酒詩百篇”,眾多的詩詞賦文往往都是在酒后的朦朧狀態(tài)中創(chuàng)作而成的。蘇軾的“俯仰各有志,得酒詩自成。”道出了詩與酒割舍不斷的關系。醉時吐出胸中墨,大凡藝術奇葩,都浸潤著酒的神韻。曹操的對酒當歌,人生幾何,蘇軾也曾把酒問天。這些吟唱從他們口中吐出,響起在尸橫遍野的疆場,響起在山野鄉(xiāng)間的茅屋,歷史的千年滄桑未曾改掉他,時光的流逝未曾忘記它。當然,還有如秦檜、蔡京之流,他們的酒品人格過分的陰險詭戾,他們道德淪喪,遺臭萬年,不由得讓人長噓短嘆。至于酒后睚眥必報,借酒裝瘋,拍桌子罵娘的,那只能算是江湖宵小,平庸無能之輩了。
國人都知道一句俗話:“開門七件事,柴米油鹽醬醋茶。”咋一聽,怎么跟酒沒關系了?其實這叫此時無聲勝有聲,雖然這兒沒出現(xiàn)酒字,但人生哪兒能離開酒了?俗話說,無酒不成筵席,不能喝酒就不能與時俱進,可見酒在國人中的影響力。就我知道的父輩中,還沒有一個不會飲酒的。聽母親說,兒時兄弟姊妹眾多,家里米酒剛剛釀成,總要被眾人偷吃少半。外婆逼得沒法,就在酒上撒上一層米糠,過幾天打開一看,酒壇還是堪(堪就是減少,下降)了少半。原來是被鬼精靈的舅舅們用空心的麥稈直接搗到酒壇中間吸走了。
“醉里乾坤大,壺中日月長。”乾坤日月,雄渾壯美的意象被明初才子施耐庵用一壺酒輕松囊括,這小小的杯中之物可謂妙趣無窮,它讓人生變得多彩多姿,撲朔迷離。能不能喝酒,并不在乎酒量的大小,關鍵是自己的膽量。大多時候,喝酒拼的是一種氣勢,“濁酒一杯喜相逢,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談中。”“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。”“明月幾時有,把酒問青天。”這就是酒的感召和力量。
有時候,酒跳上揚起的嘴角,有時候,酒爬到緊蹙的眉間。酒是真誠的,來于自然,能剝?nèi)ヌ搨蔚耐庖拢宦冻稣鎸嵉那閼?,展示赤子般的純真和可愛,正如蘇軾感言:“我觀人間世,無如醇中真。”有道是:“耍錢越耍越薄,喝酒越喝越厚”,我認為通過喝酒,可以拉近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系,聯(lián)絡感情。
酒能增加人的勇氣和膽略,激發(fā)人的潛能,做出匡扶正義,掃害除惡,改天換地的大事來。三國里的青梅煮酒,關公的溫酒斬華雄。水滸里的武松打虎,醉打蔣門神……他們的酒品人格也映照在山重水復的蒼茫大地上。
因為酒能使人暫時忘記現(xiàn)實中的煩惱,苦悶和悲哀,尋得一份自然的恬淡和回歸,所以酒被稱作忘憂物。唐代李延壽寫道:“酒猶能兵也。兵可千日而不用,不可一日而不備。酒可千日而不飲,不可一飲而不醉。”因酒能解愁,就像兵能克敵一樣所以酒還生動形象地被稱作“酒兵”。這種比喻,恐怕只有深諳酒性,才有如此生動之言吧。
酒是調(diào)皮的孩子,是成熟的女人,也是智慧的老者。有人說:酒是一柄集天使與魔鬼,美好與邪惡于一身的雙刃劍。誠然,我認為適度飲酒會讓人思緒開闊,胸襟豁達。臺灣詩人洛夫認為,飲酒需追求一種境界,一種情趣。大雪紛飛,爐火映紅,獨酌漫思,是哲學式的飲酒;兩人對酌,月下清談,是散文式的飲酒;三人以上群飲,不免鬧酒,酗酒,演變?yōu)閼騽∈斤嬀疲瑹狒[是熱鬧,總覺得少了那么一點情趣。有一個“杯酒戈矛”的成語故事,說的是漢武帝登基后下詔招賢。東方朔毛遂自薦,被選用了。可東方朔是一個好酒貪杯之人,一次,他喝得酩酊大醉,竟在官殿上小便,被貶為庶人。東方朔才識過人卻不被重用。濫飲之后,總會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荒唐事,最終得不償失。
所以說,酒這個東西還是要適度把握的,為了現(xiàn)代社會的文明,為了彼此的身體,也為了真正的朋友情誼,千萬不要再動不動就開懷暢飲,喝就喝他個一醉方休了。更不要為了多喝一兩杯酒而左說右勸了,只要情誼在,喝多喝少都無所謂,因為“酒品”和“人品”根本就是兩碼事。
來源:紅網(wǎng)新寧站
作者:李林 新寧公路局
編輯:redcloud
本文為新寧新聞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(zhuǎn)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mozhaopin.cn/content/2019/07/02/10573402.html